&ldo;明称贤相,必首三杨&rdo;(1)
杨士奇像所谓&ldo;三杨&rdo;,指明朝前期内阁大学士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三人,他们都是历经成祖(永乐)、仁宗(洪熙)、宣宗(宣德)、英宗(正统)四朝(1403~1449)的宰辅重臣,在朝臣中德高望重、声誉卓越,是明朝前期政坛上的风云人物。因居地、郡望不同,时人称杨士奇为&ldo;西杨&rdo;,杨溥为&ldo;南杨&rdo;,杨荣为&ldo;东杨&rdo;。在他们的合力辅佐下,明朝在洪武之后的半个世纪内,出现了一个&ldo;天下清平,朝无失政,中外臣民翕然&rdo;的大好局面,因此,《明史》有&ldo;明称贤相,必首三杨&rdo;的说法,可见,三人确实是居功至伟。
杨士奇(1365~1444),明江西泰和人,名寓,号东里,字以行。年轻时曾在湖广一带做塾师多年,靠教书维持生活。杨溥像建文初年在王叔英的举荐下入翰林,充编纂官,参与了《太祖实录》的编修工作。永乐初与解缙等七人同时被朱棣选入内阁。仁宗即位后,以东宫旧臣的身份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,历兵部尚书。仁、宣二帝时期及英宗初年,长期主持内阁。他知人善任,引荐于谦、周忱、况钟等人。为官清廉,为天下楷模。后来因为儿子杨稷犯罪受到牵连而被迫辞职,死后谥号文贞。著有《东里文集》、《文渊阁书目》,辑有《历代名臣奏议》、《三朝圣谕录》等。
杨溥(1372~1446),明湖广石首(今属湖北)人,字弘济,建文进士,授以翰林编修。永乐年间侍奉太子,为洗马官。后来因为受太子遣使迎接皇帝迟到,为汉王陷害,关进监狱十年,在牢房中读书不辍。仁宗即位后,杨溥获释。主持修建弘文阁,宣宗登基,将杨溥召入内阁,与杨士奇、杨荣等共同掌管机务,并升为礼部尚书。英宗初年,获少保头衔,晋升武英殿大学士。死后谥号文定,著有《水云录》、《文定集》等。
杨荣(1370~1440),字勉仁,初名子荣,明福建建安(今福建省建瓯)人。建文元年(1399年)参加福建乡试考中第一,建文二年(1400年)礼部会试名列第三,殿试获二甲第二,赐进士杨荣像出身,授翰林院编修。建文四年(1402年)成祖攻下南京后准备登基时,杨荣拦住他的马头对成祖说:&ldo;殿下先谒陵乎,先即位乎?&rdo;一句话使朱棣恍然大悟,急忙调转马头去拜谒孝陵(太祖陵)。因为此事,杨荣给成祖留下极好的印象,永乐初杨荣与解缙等七人同时被选为文渊阁大学士。由于他思维敏捷,足智多谋,深得朱棣赏识,多次随成祖北征,规划边务,参决军事。仁宗即位后,先后升为谨身殿大学士、工部尚书,宣宗时又加少傅,赠太师。正统五年(1440年)退休回家,死在返乡的路上,时年70岁。英宗赠封杨荣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,谥文敏,并举行国祭,遣官护送灵柩还故里隆重埋葬。他著有《后北征记》、《杨文敏集》等。
三人皆于建文帝时期进入翰林院,前后侍奉过永乐、洪熙、宣德、正统四代皇帝,是名副其实的&ldo;四朝元老&rdo;。洪熙元年(1425年),仁宗朱高炽嗣位,杨溥入内阁与杨荣、杨士奇等共典机务,开始了三杨共同辅政时期,仁宗勤于政事,修建弘文馆,与大臣们谈论经史,不知疲倦。三杨帮助仁宗制定国策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,俨然一派和平景象,创下了明朝政治中的一段佳话。
三杨中杨士奇先后受到仁宗、宣宗、英宗三位皇帝的重用,他在文渊阁处理政事四十年,任职时间是明朝最长的。他为官处事,顾全大局,不计小处,兢兢业业,关心民情,请求减免赋税,缩减官田,审理积案,减汰工役,安抚逃民,惩治贪官污吏,深受百姓拥戴,同时他慧眼识人,善于选拔新人,他推荐的于谦、况钟、周忱后来都成为明朝名臣。杨荣在文渊阁任职也长达三十八年,他机敏通达,善于观察,思维敏捷,多谋能断,深受成祖赏识。成祖性本威严,凡遇大臣议事未决,或至发怒,只要杨荣到了,成祖马上就会变怒为喜,议事就会有好的结果。成祖注重边政,杨荣以通晓边务为成祖所倚重,他曾五次随君出塞,两次巡边。重修太祖高庙实录,总裁仁宗、宣宗实录。成祖誉为岁寒松柏,仁宗赐银印,文称&ldo;绳衍纠缪&rdo;,给他凭借此印可以上疏密奏朝政好坏的权力。皇室对杨荣的优遇可谓隆厚,而他却未恃宠骄矜,仍坚持他&ldo;事君有体,进谏有方&rdo;的本分。
这二人各有长处,能够互为补充,取长补短,正如明宣宗朱瞻基所言:&ldo;杨荣明达有为,杨士奇博古守正……事涉军旅,则多从(杨)荣;事涉礼仪制度,则多从(杨)士奇。&rdo;尤其难能可贵的是,他们处处以国家大事为重,能够相互谅解,不以个人恩怨影响国家事务。据史书记载,杨荣有时不能廉洁奉公,曾经多次接受边关大将馈赠的良马。事情传到宣宗耳中,于是宣宗向杨士奇对证,杨士奇却大力称赞杨荣长于军务,是他和其他朝臣所不能相比的,不能因为他犯了这样的小错误就抓住不放。宣宗听完则笑着告诉他,杨荣曾经在自己面前说他和夏原吉的坏话,杨士奇听后,不仅没有愤怒的表示,反而请求宣宗能够像信任他一样信任杨荣。后来杨荣听说了这件事,感觉自己非常对不起杨士奇,内心十分惭愧,从此二人尽释前嫌,视为知己。
杨溥不像他们那样杰出,且性格内向,但是他操守很好,朝中大臣都很服气他。宣宗十分信任这几位阁臣,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总是能够认真对待,虚心接纳,君臣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。史书记载说:&ldo;当是时,帝励精图治,(杨)士奇等同心辅佐,海内号为治平。帝乃仿古君臣豫游事,每岁首,赐百官旬休。车驾亦时幸西苑万岁山,诸学士皆从。赋诗赓和,从容问民间疾苦。&rdo;在三杨执掌内阁的时期里,政治清明,海内太平,天下井然,百姓殷富,出现了所谓的&ldo;仁宣之治&rdo;的局面,这种盛世的形成,三杨功不可没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www.baquge.cc www.cwzww.com www.9kutxt.com www.shuhuangxs.com www.du8.org相邻推荐:超越时空的概念 大顺威武 宋殇 财迷抗日记 我的从军岁月 观战笔记 降邪手记 嫁给太监 战犯改造所见闻 士兵突击 军旗下的誓言 二战全景纪实 汉宫二十八朝演义 纽伦堡大审判 息夫人 召唤使命 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 卷入火星谋杀案 枫满地 至尊登王